平凉文物信息网
平凉市博物馆 华亭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 文物违法犯罪举报电话:1231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内容

宋代博济监及铜矿采冶遗址考察报告

时间:2011/5/24 10:43:10 点击:

  核心提示:宋代博济监及铜矿采冶遗址考察报告 平凉地区博物馆 平凉地区钱币学会联合考察组 《宋史食货志》载:“而陕西复采仪州竹尖岭黄铜,置博济监铸大钱”。《华亭县志》曰:“陕西漕运使张奎,采仪州黄铜矿,置博济监于此”。博济监为铜钱监。庆历中曾铸小铁钱。设置时间为庆历四年(1044年),后废复置①。为明确博济监遗...
                                   宋代博济监及铜矿采冶遗址考察报告
                              平凉地区博物馆  平凉地区钱币学会联合考察组
    《宋史•食货志》载:“而陕西复采仪州竹尖岭黄铜,置博济监铸大钱”。《华亭县志》曰:“陕西漕运使张奎,采仪州黄铜矿,置博济监于此”。博济监为铜钱监。庆历中曾铸小铁钱。设置时间为庆历四年(1044年),后废复置①。为明确博济监遗址这一问题。人民银行平凉地区分行、平凉地区钱币学会,平凉地区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察组,于1995年5月1日至22日对宋代铜矿采冶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现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
    古铜矿采冶遗址是平凉地区文物普查队1985年6月发现的。它的所在地麻庵位于甘肃省平凉地区华亭县境内陇山余脉汧水源头。东接华亭县上关、西华乡,南连陕西陇县固关,西靠甘肃张家川,北依华亭马峡乡,总面积104.2平方公里,距县城45公里。以有蒲塘庵供奉麻姑而得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起伏很大,群山环抱,森林密布,山大沟深路险,人口居住分散,平均海拔高度2千米左右。汧水源头麻庵河奔腾而下,穿出山谷,纵贯全境,经唐家河流入陕西境内,沿河道峡谷天然形成关中通往陇右古要道。
    考察中,共探掘古代铜矿开采遗址一处;古代炼铜遗址三处。即大殿山铜矿开采遗址一处;小铜场沟、铜场沟、旧城炼铜遗址。现简介其中三处。
                                       一、 大殿山铜矿遗址
    遗址位于陇山余脉,属中生界白垩系六盘山统,海拔高度2500米。铜矿东距麻庵乡政府住地(庙滩)20公里,北临铜场沟炼铜遗址1公里。这里四面环山,林木茂盛,常有野兽出没。经向当地群众了解,大殿山一名源于山上有殿而来,在此之前,有无其他山名,无处查考。古代矿井(俗称老硐)位于大殿山前一条尖长的山岭上,岭上遍地长满箭竹。1994年麻庵乡政府在这开挖了一条长35、宽8、深11米的采矿横沟。从挖开的断面观察,老碉废弃以后,完全被泥沙所填塞,现在所能看到只是一个个塌陷的土坑,有二十多处,因条件所限,我们没有对大殿山铜矿遗址进行试掘,只是在现场做了全面了解和观察研究。
    铜矿遗址地表为腐植土和坡积物,含大小不等灰色石砂岩与散砂混合物,3米以下为浅黄色长石砂岩,中至粗粒结构,碎屑主要为长石,次为石英,并含有少量云母。在长石砂岩与紫红色砂岩、砂砾岩之间,孔雀石多呈星点状,兰铜矿以薄膜状粘附于岩石表面,分布及不均匀,胶结物为铁质及泥质,岩层亦破碎。矿体上部,即氧化带,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矿石变为氧化矿,矿体中的黄铜矿被雨水和空气所氧化溶解成为硫酸铜。孔雀石、兰铜矿分别呈绿色、兰色,很吸引人们的注意,易于被发现利用,经化验含铜品位0.02%—5.36%,含铅品位0.01%—0.85%,含锌品位0.01%—0.32%。老硐就是为开采这些铜矿而构筑的。在老硐周围发现支护木,并在近处采集到黑釉灯1盏,平沿,微敛口,斜腹。内施黑釉,口沿及外部无釉,露胎,呈灰色。高2.2厘米。铁矿灯1盏,发现时已残成两半。圆形,直径9.5、高3厘米。另有钱币4枚,开元通宝1枚、景德元宝1枚、万历通宝1枚、崇祯通宝1枚。
                                          二、铜场沟炼铜遗址
    该址位于大殿山铜矿遗址与麻庵乡政府住地(庙滩)之间,处在汧水源头麻庵河上游南岸的二级阶地上。南北有东西走向的山脉,麻庵河由西向东穿流而过,通往林区的公路在遗址上、阶地下通过。因古代此处设有炼铜厂,故称“铜场沟”。现为麻庵林场护林站所在地,护林站成立后,修建房屋11间,遗址被垦为农田,面积约1万平方米。地面可见较多的炼渣(当地群众称为“银屎”)、瓷片、石雕残件及大量块石。从现场观察,遗址可分为建筑区和冶炼区。大堆的快石集中于遗址中部靠山的一面,此处可能建有大型建筑物。两侧土色灰黑,地表炼渣密集,应为冶炼区。为了摸清遗址的地层关系,我们开了探沟两条。先开2×8米的探沟。分二层。以南壁为例:
    第一层:耕土、灰褐色。包含物较少,有青瓷片、白釉碗残片等,厚40厘米。青瓷片胎质较粗,呈灰色。釉青绿色,有冰裂纹。
    第二层:红烧土、木炭。包含物较丰富,出土灰陶片、青瓷片、白瓷片、黑瓷片、钱币等。厚40厘米。青瓷片,胎为灰色,釉色青中闪黄,有青绿色、青灰色,釉面光泽度强,有的有细密开片。纹饰为模印缠枝牡丹纹。钱币3枚。光天元宝1枚,景德元宝1枚。残铁钱1枚,直径约3.5厘米,属折二钱。
    第三层:黑色生土。
    另一探沟为2×5米。分三层。以西壁为例:
    第一层:耕土。厚约10厘米。
    第二层:红烧土、木炭、炼渣、块石。厚约64厘米。夹杂有灰陶、青釉瓷片,青绿色釉,饰印花缠枝牡丹纹和莲瓣纹。白釉碗残片。同时还出土柱础1个,灰绿色砂岩,覆盆式。柱础直径46—50厘米。在距柱础16厘米处发现嘉祐通宝1枚,直径2.5厘米。
    第三层:黑灰土,厚约46厘米。此层遗物较少。白釉碗残片及铁器残件等。
    第四层:黑色生土。
    另外,在铜场沟地表采集到较多的瓷片,以青瓷和白瓷为主,夹有少量白釉酱彩瓷片。青瓷分灰白色和浅褐色,釉层较厚。纹饰有刻花和素面无纹。白釉色白中泛黄、有细碎开片。纹饰有刻花和素面。从以上瓷片来看,所出瓷器以耀州窑系和磁州窑系为主,夹有少量安口窑烧制的瓷器。
                                           三、旧城炼铜遗址
    旧城,又名石头城,因城墙和城内建筑全部用石条和石块修筑而得名。位于麻庵河北岸的台地上,西距麻庵乡政府住地(庙滩)约500米。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地面可见大量的炼渣、石条、不规则块石、石槽、带流石盘、石碾子、碾盘、石磨、石臼、石柱础等。共挖探方4个,现分述如下:
    探坑1为4×4米。地层较浅,分二层。
    第一层:耕土。厚约20厘米。
    第二层:黑灰色。厚约20厘米。有块石青花瓷片、白瓷片、酱釉瓶口沿、铁犁、陶砚、陶纺轮、钱币等。其中陶砚长11、宽5、厚1厘米。灰陶质、长方形,砚池微凹,呈椭圆形,墨池呈半月形,砚池前后浅浮雕刻。墨池内有墨迹。砚背有“孟玺”二字。钱币为天启、崇祯通宝各1枚。
    第三层:黑色生土。
    探坑2为2×2米。分三层。
    第一层:耕土、炼渣。厚约40厘米。
    第二层:红烧土、炼渣。包含物很少,厚约6厘米。青花瓷片胎薄质灰,釉发青。酱釉瓷片土黄色胎,饰剔釉弦纹。
    第三层:黑灰土、坩锅残片、木炭、炼渣、块石。厚约18厘米。坩锅有高岭土、砂质陶土。高岭土呈灰白色,砂质陶土为红色。坩锅内壁敷有渣釉,有绿色铜锈。炼渣大小的直径约3—24厘米。
    第四层:黑色生土。
    探坑3为3×3米。分四层。以东北壁为例。
    第一层:耕土。厚约16—22厘米。
    第二层:黑灰色土。有炼渣、块石。厚约18—24厘米。包含物较多,青花瓷残片有粗细之分。出土较完整的有:
    酱釉瓶  1件。小口,束颈,折肩,腹下微收,平底。胎质较粗。釉不及底。通高21、口径4.2、腹径11.6、底径9厘米。
    青花碗  1件。口微撇,胎质洁白坚致,胎体较厚重,造型比较敦厚、饱满。釉色泛青,里外口沿各饰青花纹两道,腹壁绘四朵花草纹,碗心绘青花双重圈,圈内青花篆书一变体“福”字。器外壁绘四朵缠枝莲蕾纹,足墙施青花纹三周。足底绘双重圈。通高7、口径14、足径5.4厘米。
    白釉碗  3件。均敞口,圆唇,斜腹,圈足,鸡心底。胎呈土灰色。其中1件质细密。器内均施满釉,外釉到腹,腹以下露胎。饰乳白釉。通高4、口径10.2、足径4.3厘米。
    黑釉碗  1件。敛口,弧壁,高圈饼足。器外壁施半釉,唇部内外刮釉,腹以下露胎。呈灰色。器内满釉。通高7.1、口径10.5、足径5.3厘米。
    第三层:黑褐色土。厚约8—14厘米。夹杂有炼渣、木炭。
    另有以下物件:
    铜笄  1件。圆柱形,半圆形帽,长16、直径0.4厘米。
    铁锉  1件。锈蚀严重,环形握柄,三面体锉。残长13、宽1.2厘米。
    白釉碗  1件。口微敛,圆唇,深腹,圈足,鸡心底。器内通体施白釉。底刮出无釉圈,其上可见叠烧痕迹。器外口至腹部施白釉。圈足内施釉,足底刮釉,露胎。通高6.8、口径12.6、足径5.4厘米。
    白釉碟  1件。敞口,斜腹,圈足。器内施满釉,底刮无釉圈。外釉到腹,腹下露胎,胎呈土灰色。饰乳白釉。通高3.8、口径16、足径6.4厘米。
    第四层:黑土。厚约72厘米。包含的瓷片少且十分破碎。青花瓷碗残片,釉色泛青,青花色淡,胎青灰,较细。
    第五层:黑黄色生土。
    探坑4为3×3米。分三层。以西北壁为例。
    第一层:耕土。厚约30厘米。
    第二层:黑灰色土。厚约34厘米。夹杂有红烧土、木炭、块石、炼渣等。器物有:
    人头形骨笄  1件。椭圆柱形,顶刻人面饰。骨呈浅绿色。长7.9、宽0.5厘米。
    白釉碗  1件。敞口,圆唇,深腹,圈足,鸡心底。器外口至腹部施白釉。器内施白釉,底刮无釉圈,其上可见叠烧痕迹。圈足内施釉,足底刮釉,露胎。通高6.1、口径13.2、足径6厘米。
    第三层:黑褐色土。厚约18厘米。此层包含物很少。青花器形小且胎薄色灰,底足较矮。釉色偏青,青花淡雅,另有低温绿釉小碟残片,胎呈灰红色,釉色深翠。
    第四层:黑色生土。
    旧城征集和采集的遗物:
    铜锭  2块。粗糙多孔,杂质较多,可能是有待精炼的粗铜锭。长16、宽6、厚3厘米,重约1公斤。
    钱币  5枚。有元丰通宝折三、平钱各1枚。天启通宝1枚。乾隆、咸丰通宝各1枚。
    铁砧  1件。铁锤2件。铸铁件。砧因长期捶击磨损严重,残长18、残高10、宽12.5—13.5厘米。锤呈柱状。中穿圆銎。锤身高8.5、直径5—6.5厘米。
    耐火材料。砂质高岭土制成,呈赫色,有锈结釉敷着,上有绿锈。
    陶兽头  1件。胎为灰陶质,整个面部残缺。高9宽、6.6厘米。
    酱釉瓶  1件。小口,平沿,折肩,斜腹,圈足。口沿至腹中部施酱釉,腹下和底足露胎,胎呈土黄色。通高13.6、口径2.6、底径3.4厘米。
    柱础  8件。灰绿色砂岩,有覆盆式和雕刻莲瓣式两种,直径32—36厘米。
    石盘  4件。用整块石头凿成,长方形前端带流,中间为一长方形盘心。全长117、宽69、高20、盘心长109、宽54、深0.5—0.6厘米。
    水槽  7节。用一整块长条石凿成,长短各不相同。全长113—140、宽25、槽深6厘米。有的前后有连接子母口。这种石水槽应是固定的引水工具。
    另有石磨盘3件。石碾盘7件。石碾子6件。
    青花碗、盘残片,有厚胎和薄胎之分。胎厚者较粗,釉泛青。薄者质细,洁白。粗瓷有白釉褐彩盘,酱釉瓶口沿及底部残片。白釉施化状土,绘褐彩,再上透明釉。化状土及釉不到底,露胎,胎呈土黄色。从青花瓷来看,为明代景德镇窑系产品。粗瓷属耀州窑系安口窑所产。
                                                 结   语
    通过这次考察,基本弄清了大殿山铜矿、铜场沟冶炼遗址既是宋代竹尖岭铜矿和仪州博济监遗址。就铜矿遗址而言,目前发现的老硐塌陷坑近20余处,从矿址规模及开采量看,应是当时一个重要的铜矿区。从采集到的遗物分析,铜矿的开采经过宋代,且延续到明代以后。那么,大殿山铜矿是不是宋代仪州竹尖岭铜矿呢?《宋史•食货志》偶有提及,但非常简略,详址无法确定。这就为后人留下了“竹尖岭、博济监”到底今在何地。此次考察,我们将史料记载和遗址地理环境相对照,认为大殿山铜矿就是宋代仪州竹尖岭铜矿。《宋史•地理志》:“淳化中,割崇信属仪州。”“熙宁五年,废仪州。县五:平凉、潘原、安化、崇信、华亭。”属秦凤路凤翔府管辖。由此可知,仪州由始置到废止前后共80年,辖县五,和今平凉(含潘原)、崇信、华亭(含安化)辖境基本相同。在此区域内,仅华亭麻庵大殿山有铜矿,而且岭上遍地长满箭竹,既印证了文献的记载,也弥补了文献的不足。
    《宋史•食货志》:“置博济监铸大钱”。“庆历末(1048年),仪州博济监既废复置”。“至治平中(1065年),饶、池、江、建、韶、仪六州铸钱百七十万缗,……”从宋史看,博济监置于何地没有详细记载,我们认为,竹尖岭与博济监之间,相距不会太远,只有找到竹尖岭铜矿的地理位置,博济监也就不难找到。因为宋代普遍是“即山铸钱”,即铸钱原料产地和铸钱作坊同属一地。采矿点、冶炼点、铸币点约在几公里以内。加之当地有用之不竭的木材,燃料采取方便。从实地考察情况看,博济监也应属“即山铸钱”。那么,《华亭县志》:“陕西漕运使张奎,采仪州三角城铜矿,置博济监于屯城,熔铸大钱,故更名为铜城,嘉祐四年(1059年)停铸”。说博济监在崇信铜城。经我们考察,推理、论证发现《华亭县志》记载有误,实不足信。其一,麻庵三角城没有铜矿,只是一古道驿站而已。其二,从竹尖岭到铜城距离遥远,途中要翻越陇山等3座大山,经过华亭县城、安口镇,才能到达铜城。路途遥远,而运输就成为大事,古人为何要舍近求远,将矿石运到铜城去冶炼、铸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其三,铜城在宋代既不是州治,也不是县治所在地,为何要在此铸大钱?况且,铜城至今没有发现宋代铸钱遗址。其四,前引至治平中(1065年),饶、池、江、建、韶、仪六州铸钱百七十万缗,何来嘉祐四年(1059)停铸之说。其五,铜城地名最早见于《魏书•地形志》,并不是因为熔铸大钱,更名为铜城。那么,博济监又在何处?竹尖岭铜矿已确定,相信博济监就在几处炼铜遗址之中。目前发现遗址3处,即铜场沟、小铜场沟、旧城。其中,铜场沟炼铜遗址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因古代此处设有炼铜场,故称“铜场沟”。地面可见较多的炼渣、瓷片、块石等。这里成片的炼渣堆积以及出土的瓷器、钱币和柱础,都表明铜场沟是宋代一处具有相当规模的炼铜铸币遗址。较大的柱础还说明这里在宋代曾建有宫殿式建筑,也派有一定职位的官员在此管理。由此可知,从竹尖岭采矿后,运到铜场沟博济监经过冶炼、铸币,然后沿峡谷通道运往关中或陇右集散。不难看出,铜场沟是宋代设置博济监的理想采冶地。
    旧城炼铜遗址探坑1第二层出土的青花碗残片为明末仿器,同层还出有天启、崇祯通宝等。探坑3第二层出土的青花碗,造型比较敦厚、饱满,碗壁弧度大而深。釉色泛青,构图疏郎,笔法柔和。其工艺特点近似景德镇明正德时期民窑产品。探坑3的第三层和探坑4的第二层出土的白釉碗与延安明杨如桂墓出土的碗相似②。整个遗址没有发现一片青瓷。地面大量的炼渣、条石和块石,以及石雕构件等,都说明旧城炼铜遗址在明代是一处规模很大、设置很完整、由官方督办的冶炼、铸币地。这一发现,填补了当地和我省史料的空白,值得重视。
    由于这次实地考察时间短促,虽然发现了不少珍贵实物资料,但对博济监的了解并不全面、完整。我们建议,首先要把这几处遗址认真的保护起来。然后联合有关文博部门,作为我省钱币研究的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并进行科学发掘,真实、完整展示博济监的固有面貌。
    此次考察得到人尼银行华亭县支行、华亭县文化局、麻庵乡政府、文化站、麻庵林场铜场沟护林站、供销社的协助与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考察组长:刘富儒、刘玉林
考察副组长:李川斗、景春晓
实地考察:刘玉林、景春晓、陶荣、毛煜、马东生、王军
绘图:陶荣
摄影:毛煜:刘玉林
摄像:毛煜、景春晓
执笔:陶荣、刘玉林、景春晓
(由于篇幅有限,图纸、照片略)
  注释:
①《长编》卷一六四庆历八年六月丙申
②姬乃军《延安明杨如桂墓》、《文物1993年第二期》
(发表于《甘肃金融》1996年增2)

作者:陶荣.刘玉林.景春晓 录入:崇信县博物馆 来源:原创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平凉文物信息网(www.plwwj.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65493091@qq.com 站长QQ:65493091 陇ICP备09004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