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文物信息网
平凉市博物馆 华亭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 文物违法犯罪举报电话:1231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内容

《唐李将军碑》及将军其人

时间:2011/5/26 15:21:33 点击:

  核心提示:《唐李将军碑》是甘肃省境内为数不多的唐代碑刻之一。原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卡车乡安步族村西的台地上,1978年移至甘南州展览馆院内。现立于州博物馆院内,1981年3月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容提要] 《唐李将军碑》是甘肃省境内为数不多的唐代碑刻之一。本文就《唐李将军碑》的研究考释、李将军的生平以及《唐李将军碑》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 键 词] 《唐李将军碑》 将军

《唐李将军碑》是甘肃省境内为数不多的唐代碑刻之一。原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卡车乡安步族村西的台地上,1978年移至甘南州展览馆院内。现立于州博物馆院内,1981年3月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唐李将军碑》及研究考释

碑为红色细砂岩质地。通高4.45米,身宽1.27米,厚0.37米,额高1.24米,宽1.34米。碑正文共36行,行70字。刻于3.5—4厘米的方格内,系欧体风格,以楷书为主,间以行、草。中间圭首阴刻“唐故大将军李公之碑”九个隶书大字,因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现仅存上部文字和下部少量文字,共计462字。碑的阴面刻宋、元碑记。宋代碑文刻于碑的中部,记宋人回观“李将军碑”题,字体肥厚,周边框以蔓草纹边饰,元代刻文,位于碑上部,记大元至正年间总兵银青荣绿大夫过“李将军碑”请碑阴以记其事。字体瘦长、无装饰。

对“唐李将军碑”的研究著录,最早见于清道光33年编纂的《洮州厅志》的金石卷中,共录碑文135字,其中14—15、20—27行无残留文字;[①]《甘肃新通志稿》著录之《唐李将军碑》碑文与《洮州厅志》收录的碑文相同,惟加考证性按语:“洮州士申咸云此李将军者,李宪也,相传原石旧拓犹可辨认。……惟考新、旧唐书李晟本传,……宪并无将军之封,证之以裴晋公碑文亦同。愿、愬最显,无论已悬为左神武大将军,憑为右武卫大将军,惎为羽林将军而无大字,今碑额书故大将军,或者宪与悬音相近而讹传。” [②]

张维的《陇右金石录》卷二中所录正文174字,其中21—24行缺文,与《洮州厅志》和《甘肃新通志稿》著录碑文有个另出入。其所附的简要考证认为:“李将军者,盖以击吐蕃功,自府兵折冲累官至诸卫大将军,封临潭侯,并赐国姓,其人盖在开元天宝之际。以其时数击吐蕃,故边将多以功伐显名授爵,赐姓尤多有之,原文漏载殊多。……而此碑则立于殁后,大抵仍在天宝中叶,至广德以后,凉、陇沦陷,唐之西境,北不过潘原,南不逾陇山,不惟无边功可记,即边将如李将军之属,亦安能从容归葬,树碑故里。故西平虽祖思恭、父钦,代居陇右为将,其卒也,仍葬高陵,况其诸子,而能立石于久为蕃据之洮州之地乎?仅就碑文“大将军”三字,以为李宪,又以为李悬,皆不考之甚也。” [③]

李振冀、马明达先生之《甘南卓尼县<唐李将军碑>考略》中,录正文330字。认为碑主系唐代名将、西平郡王李晟之父李钦,碑为其神道碑。李钦生前参与了唐开元十七年信安王李袆攻拔石堡城的著名战役,并在此役中受伤立功,不久即死去,其死年似不超出开元纪年。因是役他迁升为左金卫大将军,死后追赠为“□使持节诸□事天水郡太守□”,封爵“临洮候”。其生前,“被任命为陇右节度经略副使”,“右武卫大将军”。

其外,因碑文中的赐姓和“苗夏蒂同”的内容,该文认为“李晟的先辈李嵩,很可能是拓拔赤辞的同宗,是与赤辞一起内附的诸党项酋长之一。”其赐姓与拓拔赤辞在贞观初年内附并赐国姓一事有一定联系,由此得出了“李晟是一个有着党项血统的汉化较深的历史人物的看法”。[④]

以上诸说,以张维之说更为恰当。其余著说,均囿于先人之见,其考证免不了有些牵强。

二、李将军其人及生平

那么李将军又是何许人?据近几年的研究认为,李将军其名己不可考。我们根据碑文中的“春六十有四”知其生于唐高宗永淳二年或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去世于唐玄宗天宝六年夏六月(公元747年)。其生活的时代,正值唐代鼎盛繁荣时期,也是吐蕃崛起西土,在军事上锐意东进,于剑南、陇右、河西和西域与唐王朝激烈争夺的时期。

碑文中的赐姓和“苗夏蒂同”的记叙,认为李将军出生在洮州一个党项羌的家庭,系党项羌族[⑤],我们也赞同此观点,因临洮郡本是党项羌生活的区域之一。

父亲吴道,生前为一般人物,死后被追封为“左武卫郎将”。至于其它的直系旁系成员,己无从查考。另外,从碑文中的“于昭将军兮,性习风贤”的赞语,表明碑主接受汉文化。自唐高祖李渊即皇帝位后,“州、县、乡皆置学焉”。[⑥] “及太宗即位,益崇儒术”。 [⑦]州刺史、县令也有“宣布德化,抚和齐人”,“导扬风化,抚字黎氓” [⑧]之责。故碑主李将军青少年时代就可能入学诵习儒家典籍,曾接受过先进的汉文化教育。

周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前后入为府兵,曾在今迭部县(唐为迭州,设长利府)服役。

唐开元六年(公元 718年)以果毅之职,统府兵从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夜袭吐蕃九曲,获其精甲、名马、牦牛数万而归。

唐开元九年至十四年(公元721—726年)于临洮军所辖经略军中任职,从事营田和转输粮草事宜,在转动军粮物资的过程中,化险为夷,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因功迁右卫中郎。

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从河西陇右节度使君□(chuo)追破吐蕃军于青海之西(大非山之则)获其辎重,羊马而还。此战博得了唐玄宗的极大欢心,特设宴款待君□(chuo)夫妇,碑主擢升为左羽林将军,兼保塞州刺史。

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参与著名的朔方节度使信安王李袆攻拔石堡城的战役。开元十八年秋至十九年春(公元、730—731年)受陇右节度使,鄯州都督张忠亮派遣,与陇右节度使副使一道参与与吐蕃使、者的境上谈判,正常化了双方的关系,并达成了以赤岭为唐、蕃边界线,巩固了唐王朝在军事上取得的胜利,结束了双方的敌对状态。迁右武卫大将军。

唐开元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公元733—735年)之间,迁左金吾大将军、入京城宿卫。

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从陇右节度使皇甫唯明攻拔吐蕃洪济城。

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又从陇右节度使皇甫唯明攻拔吐蕃石堡城不克,身负重伤。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在临洮自己的府邸中去世,享年64岁。在其养伤期间,封爵临潭侯,食邑700户,赐国姓。死后追封为节度使,天水郡太守。

三、《唐李将军碑》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唐李将军碑》不仅记载了一个以军功至高位的少数民族将领的生平事迹,更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从历史价值来说,它清晰的记载了唐王朝与吐蕃王朝数十年的战争和友好往来的史实,其中对研究唐、蕃关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对填补文献有着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更可补遗史籍记载之不足,如唐开元六年夜袭九曲,史籍无载,据碑文知可能在大岭谷;又如关于吐蕃入攻大斗拔谷的时间,《新唐书》、《资治通鉴》均记为开元十四年,《旧唐书》君□(chuo)传记为开元十六年,同书《吐蕃传》为十五年,据碑文9—12行,为开元十五年,它可能为最准确的说法;另吐蕃入侵大斗拔谷,其目的是取得与东突厥的联系,并且二者在山丹举行过“结盟”仪式,是众所周知,之后吐蕃移兵攻甘州等地,史籍缺载;其四为确定唐洮州临洮郡的地望提供了佐证:如有些人说是临潭县,有的说是牛头城,但据此碑文记载则是今羊坝城。

从艺术价值来说,不少的碑刻,在书法艺术上是久负盛名的,而“李将军碑”也不乏同样的盛名。它集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为一身,刻有唐、宋、元三代名人手迹,都是古代书法的精品,同时也为一些书法爱好者和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条件。

除了书法,在碑头、碑座、碑的两侧上,保存了大量具有艺术价值的精美装饰和图案花纹。虽经千年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仍伟岸雄浑,气势不凡,尤其是碑额雕刻,刀法雄健圆熟,六龙体态矫健,虽作相互缠绕,仍具有腾冲上升之势。龙首作喷吐云水状,如风呼云涌。后肢举火球,给人以活跃,蓬勃的感觉,呈现出飘逸而和谐的意境,是不可多得的盛唐艺术珍品。碑身的两侧以线刻和减地两种手法并用的图案作为装饰,将蔓草、凤凰穿插在碑身和赑屃座中,使人感到繁丽、活泼、美妙而有生气,图案刻画生动,是不可多得的线刻佳作。因此,它又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总而言之,李将军在汲取高度发达的汉文化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立军功、取封侯,成为有唐一代党项羌中的佼佼者。

作者简介:王军,甘南州博物馆副研究员。



[①] 《洮州厅志》,兰州俊华书馆排印,清,张彦笃主修,卷十四~五页

[②]《甘肃新通志稿》卷九十二(艺文志附金石)十二,清康熙元年。

[③] 张维:《陇右金石录》,甘肃省文献征集委员会铅印,民国二十三年。

[④] 李振冀 马明达:《甘南卓尼县<唐李将军碑>考略》[J],《兰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15、16页

[⑤] 李振冀 马明达:《甘南卓尼县<唐李将军碑>考略》[M],《兰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15、16页

[⑥] 《新、旧唐书》卷新216旧196列传第146上吐蕃上。新6071旧5219页。

[⑦] 《新、旧唐书》卷新216旧196列传第141上吐蕃上。新6071旧5219页。

[⑧] 《新、旧唐书》卷新216旧196列传第141上吐蕃上。新6071旧5219页。

作者:甘南-王军 录入:甘南-王军 来源:原创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平凉文物信息网(www.plwwj.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65493091@qq.com 站长QQ:65493091 陇ICP备09004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