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文物信息网
平凉市博物馆 华亭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 文物违法犯罪举报电话:1231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内容

崆峒山吴大徵碑刻赏析

时间:2011/7/18 14:50:22 点击:

  核心提示:碑文颂扬左公功绩   崆峒山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其中,有很多古代名人留下的手书碑刻,弥足珍贵。崆峒山管理局文管所收藏并保护的清代著名书法家吴大徵游览崆峒山的记事碑,因其书法艺术炉火纯青、圆健遒劲而在崆峒山近百余件碑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景区文物中不可多得的传世瑰宝,现与读者一起分享此碑的精髓...
碑文颂扬左公功绩
  崆峒山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其中,有很多古代名人留下的手书碑刻,弥足珍贵。崆峒山管理局文管所收藏并保护的清代著名书法家吴大徵游览崆峒山的记事碑,因其书法艺术炉火纯青、圆健遒劲而在崆峒山近百余件碑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景区文物中不可多得的传世瑰宝,现与读者一起分享此碑的精髓所在,并附吴大徵的生平事迹,便于读者知晓历史。
  吴大徵生于清道光十五年,卒于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835-1902),江苏吴县人,本名大淳,后为避穆宗载淳讳而改大澂,又字清卿,号恒轩、白云山樵、愙斋、郑龛、白云病叟,是同治七年(1868)进士。历任编修,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员,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左都御史,广东、湖南巡抚等职。清末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工篆书。中年后又参与古籀文研究,著有《愙斋诗文集》、《愙斋集古录》、《古籀补》、《恒轩吉金录》等。光绪元年,任职陕甘提学使,因督察各地科举考试来到平凉,并登临崆峒山题词留字,刻石成碑以做留念。
  此碑为光绪元年(1875年)刻制,是清代书法石刻的精品之作。石碑为褐沙质岩,高145厘米、宽65厘米、厚12厘米(附图)。碑文共83字,为篆书,全文如下:“同治六年(1867年),恪靖伯湘阴左公(左宗棠),督师入关,驻军平凉,越四年。岁辛未正月(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克金积堡,明年收狄道(今临洮)、河州(今临夏),又明年,复肃州(今酒泉)。回巡平陇,竟大安,士民复业。督学使者吴县吴大徵,于光绪元年(1877年)3月按试平凉,来登空同,勒石纪次。”右下方有“长沙李佑真入石”7小字。最为重要的是赞扬左宗棠制定经营西北战略,4年进兵取得了西北大捷的战况,歌颂了收复陇西、临夏、张掖、平陇的功绩。碑刻书法精美,气势恢宏,挥洒自如,自然奔放,为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使古老的崆峒山一草一木都散发着浓浓的墨香,更为重要的是赞颂左公加强西北边防,无论走到哪里,任职何处,都十分关注民生疾苦,采取各种措施安抚民众,使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太平生活。为恢复民生做出一定贡献,突出表现了他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和爱国之心,对提升边防士卒的信心有着积极的意义。专家认为可评一级文物
  吴大徵平生致力于古器物研究,为清著名金石考古学家。精于鉴别和古文字考释,亦工篆刻和书画。他的篆书很有特色,将小篆古籀文结合,功力甚深,即平时书翰也常用工整精绝的篆字为之,规矩整齐。篆书用笔苍辣,自成新意,大气淋漓,沉着雄厚。将小篆与金文相结合,并用这种方法书写《论语》、《孝经》以及信札。他的篆书大小参差、渊雅朴茂,在当时是一种创造。他对金石文字有精深的研究,专门研究金石学问,善画山水花卉,书法精于篆籀,金石收藏丰富,也长于古器物鉴别。中年以后,随着金文研究的进展,书法也取法金文,开创出新风格。他写金文已不是简单地临摹铜器款识,而是在研究辨认的基础上,将金文的字形结构规范统一,同时以写小篆的笔法来写金文,化斑驳为光洁。其作品用笔稳健瘦硬,结体方正匀称,给人一种精确严肃而有秩序的感受。吴大徵写篆书,喜用隶书书款。他的隶书横平竖直,亦取法汉碑。行书学曾国藩,又颇有黄庭坚的趣味。他将作画的用笔融汇其中,使每个字显得气骨凝重,高古超逸,洒脱宽展,信手挥去,寓静于动,妙趣横生。固原博物馆收藏有吴大徵书写的《三关口车路碑记》,此碑为国宝级文物,以其笔法道劲而文明于世。有关专家认为吴大徵在崆峒山的碑刻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一级文物。另外吴大徵在泰山上留有4处墨宝:书杜甫《望岳》、《秦刻石》、《秦松》、《虎》,曾名噪一时。吴大徵生平事略
  吴大徵从1867年任进士以来,授编修。出任为陕甘学政。1877年赴山、陕、襄办赈务,不辞劳苦,亲赴灾区察勘,得左宗棠、曾国荃等保荐,次年,授河北道。1880年,诏给三品卿衔,次年,授太仆寺卿。1883年,法国从越南向中国扩张,奉命会办北洋军务。1884年迁左副都御使。诏令赴朝鲜处理甲申事变,抵制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活动。1885年在任期间出巡、考察民情。曾参与东北的边疆防御,赴吉林会同副都统依克唐阿与俄使查勘侵界。1886年,任中国首席代表在岩杵河——珲春同俄国进行勘界会谈。与沙俄代表据理力争,收回了被沙俄非法霸占的黑顶子百余里的领土。1888年,郑州黄河决堤,吴大徵参与治理,治河成功后,实授河道总督,赏头品顶戴。
  《清史稿》说吴“盛负时誉”,一点也不夸张。中日战争爆发后,他率兵赴山海关兵败而被撤职。出任安东(今江苏省涟长)县令,因不善官场逢迎,只一月即挂冠南归。归隐后回故乡吴县,每日游湖泛舟,登高赏景,作诗填词,舞文弄墨,并重修《吴氏宗谱》10卷。
赵娅利



作者:赵娅利 录入:赵娅利 来源:原创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平凉文物信息网(www.plwwj.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65493091@qq.com 站长QQ:65493091 陇ICP备09004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