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文物信息网
平凉市博物馆 华亭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 文物违法犯罪举报电话:1231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内容

《丝绸之路上的世界遗产·泾川文化遗产录》序

时间:2011/7/6 16:03:02 点击:

  核心提示:从这种意义上讲,《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产——泾川文化遗产录》的作者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将泾川古文化遗迹做了细致的研究和整理,既呈现泾川历史的原貌,又给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文化建设有力的参考,全书思路明确,上卷“泾川史略”如引人入胜、现场感极强的时光隧道,将古泾州数千年的历史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丝绸之路上的世界遗产·泾川文化遗产录》序

我的祖籍甘肃永登,正值丝绸之路的中段,但我很早就离开家乡,在北京生活已历半个世纪,对家乡的一切渐渐陌生,唯一值得骄傲的是乡土、故乡观念并未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漠,正因为这样,还经常与家乡的学者联系,并由此认识了泾川,认识了许多在那里默默耕耘,立志保护民俗文化的年轻学者。今天当他们将一部厚重的《泾川文化遗产录》摆在我的书案邀我作序时,虽有点惴惴不安,但不能推辞,不能辜负他们的盛情。因为泾川有震撼我的历史文化遗迹,有我难忘的黄土地的记忆。

  记得1999年和2005年,两次到泾川,参加“99泾川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话)学术研讨会”和“2005海峡两岸西王母论坛”,泾川丰厚的西王母文化遗存和朴实醇厚的民风使我深深感动。那里曾是长安历代王朝的西部畿辅和边陲重镇,也是历史上的名郡大州安定郡。闻名遐迩的王母宫建造距今有2100多年的历史,泾川是名副其实的西王母文化发祥地;那里还出土了14粒佛祖骨舍利,境内百里石窟长廊是丝绸之路北路东段最大的丝绸之路遗址。

  泾川还是中国古人类重要发祥地之一,60万年前泾川就有早期人类活动,泾川大岭上被确定为甘肃境内最早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牛角沟出土的距今约45万年前晚期智人头骨化石,被中国科学院命名为“泾川人”。 泾州在今人的眼中,也许是不起眼的县城,但它的古城建于商朝时期,距今3000多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为王朝的安定和中原百姓的安宁曾有如此历史地位“外阻河朔,内当陇口,襟带秦凉,拥卫畿辅,关中安定,系于此也。”泾州“山川环带,水陆流通,连络中外,翼带东西,诚关中之襟要也。”(《读史方舆纪要》);宋时,范仲淹受帝命后谢曰:“泾原重地,第恐臣不足当此路,与韩琦并驻泾州,琦兼秦凤,臣并环庆,……”“帝从其言,故有是命。”(赵时春《平凉府志》)

  泾川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十分深厚的。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完颜宗弼(兀术)后裔聚居区,有10多处历史文化遗存。九顶梅花山被认为是神秘王陵,倍受历史文化学者关注。唐太宗李世民在这里扫除了割剧势力薛举父子;唐代大诗人李商曾隐居古安定,留下《安定城楼》等传世诗篇。始建于西汉元封元年的王母宫被公认为“西王母祖祠”。1999年被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和中国民俗学会授予“中国民俗文化重点景区”称号,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泾川“西王母信俗”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泾川的佛教石窟文化更为辉煌,泾河两岸现存由6处石窟群和500多个僧房窟组成的百里石窟长廊。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的王母宫石窟,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雕像和壁画精美绝伦,号称“千佛洞”,堪与敦煌、云冈石窟寺相媲美;开凿于北魏永平年间的南石窟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窟内现存有7米高立佛7尊,胁侍菩萨14尊,窟顶有浮雕佛传故事。泾川大云寺地宫是最早将中国传统的棺椁葬制纳入佛教的地宫,地宫出土的唐代金银棺是世界上最早的金棺,比陕西法门寺金棺早180多年。金棺内的琉璃瓶盛放14粒珍贵的佛祖骨舍利。

  从这种意义上讲,《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产——泾川文化遗产录》的作者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将泾川古文化遗迹做了细致的研究和整理,既呈现泾川历史的原貌,又给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文化建设有力的参考,全书思路明确,上卷“泾川史略”如引人入胜、现场感极强的时光隧道,将古泾州数千年的历史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中卷“西王母文化”和下卷“佛教文化”以沉静的笔触,通过实物资料和文本资料介绍泾川瑰宝。使西王母祖祠、佛祖舍利供养圣地本来的辉煌尽收眼底,给人以极大地震撼。作者着眼读图时代的阅读风尚,以言简意赅的文字描述泾川历史、西王母文化、佛教文化,同时为120多篇文章中插入200多张图片,这些图片的绘制年代或摄影年代跨度在数百年间,使该书的真实性、史料价值得到印证,也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最后关于本书的作者允我多说几句,因为我向来很关注地方学者的履历。他们“生于斯,长于斯”,有着得天独厚的本土文化资源,加之穷搜细研,笔耕不辍,往往取得卓越的成绩。本书的作者张怀群便是这样一位为泾川文化筚路蓝缕,不知疲倦的学者。我们相识十多年,学术交往从未间断,我经常感叹他在政务繁忙中,研究与写作仍然多产与高产。读过他关于泾川文化遗产的多部研究著作,他提出的“西王母五论”,的确为西王母文化及同类型古文化遗产课题的研究找到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其他两位作者赵晓春、魏海峰都是活跃于泾川地区的优秀人才,多有著作出版。我主张地方学者和专家要有团队精神,同心协力,奉献地方文化。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地方学者和专家是一支有生力量,正是有了这些勤劳、执着的基层文化工作者,才夯实了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基础。基于此,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产——泾川文化遗产录》出版之际,对三位作者深怀敬意,表示祝贺,是为序。

  陶立璠 2011520日于北京

  陶立璠,1938年生。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民俗学会顾问。主要著作有《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民俗学概论》、《神秘新奇的世界——民族民俗审美谈》。主编《中国民俗大系》(31卷本,甘肃人民出版社)。与他人合作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化百科》(吉林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等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1999年与陈佩斯发起并创建《中国民俗》网站,任第一主持人。

 

作者:陶立璠 录入:魏海峰 来源:原创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平凉文物信息网(www.plwwj.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65493091@qq.com 站长QQ:65493091 陇ICP备09004031号